2014年11月7日,思普软件2014过程致胜用户年会在上海衡山北郊宾馆隆重召开,在专家论坛环节,主持人、媒体、用户和各位专家进行了精彩互动。
主持人:过了前面的分享,我们了解到了思普软件的研发理念和战略,现在我们进入年会的论坛环节,下面有请鸿雁电器总经理孙泉明先生,盾安环境CIO赵华锋先生,德国帝目总经理许凌翔博士,南通中集总经理刘春峰先生,长安铃木连明源先生,白雪电器总工唐学平先生,江源精机总工管士昌先生,思普软件总经理应思红先生上台。
主持人:孙总,您好,在使用SIPM/PLM项目管理之前,鸿雁电器曾使用其它项目管理软件,我这里的问题有两个:
1)在2012年开始转用SIPM/PLM的项目管理,促使您做出这样一个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通过这两年的使用,您觉SIPM/PLM项目在过程管理方面给贵公司带来哪些改善?
孙泉明:第一个问题:从使用SIPM/PLM的项目管理之后,发现是不同的作用,最初使用的项目管理软件,它更多是单纯的流程化的过程管理软件,只能管事本身,和业务的结合是不紧密的,在数据管理方面是欠缺的。想换软件是想把整个的项目管理的人、流程和输出进行全面管理,这在原来的项目管理软件是无法体现的。对于第二个问题:SIPM/PLM中的项目管理非常强调计划对执行的控制,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控制手段,比方说:如果零件清单没有填写完成的话,它是没有办法往下走的,这样就保证了我们整个过程整合以后,系统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有的输出是完整的;SIPM/PLM的项目管理还可以进行输出物的正确性验证,这个签审过程是原来软件不能提供的,这就保证项目完成了以后,我们项目过程中输出物完整性、正确性等得到充分保证;另外,我们把物料数据管控的原则也放在PLM软件中,使得跟ERP数据交互的时候就显得很容易,当然也就方便了我们整理数据。所以在项目管理、数据管理、ERP集成、按照年月、人员的动态视图支持,强化了思普软件产品的优势,也给企业创造了价值。
主持人:赵总,您好,盾安环境已经与思普软件合作多年,根据我们了解,盾安环境的整个IT系统,国产软件介入核心业务管理的几乎只有思普软件,我这里也有两个问题需要问您,
1)是什么原因促使赵总如此坚定的与思普软件进行这样长期的合作?
2)在2013年的时候,盾安与SIPM公司合作在SIPM/BCDP平台的上开发了盾安运营管理DOM平台,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其实现主要业务和带来的主要价值?
赵华锋: 我们公司用信息化的核心ERP是SAP,我们公司还是传统的制造企业,大家也知道SAP是非常贵的,功能非常强。作为我而言,要发挥SAP比较好的性价比。从ERP角度来讲的话,毕竟是一个企业的基础平台,那么我们选择一个比较稳定的平台来做一个支撑,但是在稳定的平台之上,直接进行开发和应用它的成本太高,另外它的界面友好性,功能、流程、文档、版本都有限制。因此,我们认真考虑了思普软件的平台优势,实现各取所长的合作。国外软件的底层应用可以,但是它在扩展性和个性化方面还是由国内软件来支撑。这是我们和思普软件长期合作的根本原因。
我们和思普软件合作,利用SIPM/BCDP平台开发了我们的运营平台DOM,目前除了财务以外,其他所有的部门都全部在DOM平台上来搭建。除了ERP的标准功能,我们在平台上开发了大量个性化的应用,就是本身ERP没有的一些功能,同时实现简单化部署,比如供应商管理、设备管理、IT的运维平台等等。到目前为止做了两年,平台的稳定性、用户体验都是不错的。
主持人:许博士,您好,您在德国制造企业工作多年,对德国的装备制造业非常熟悉。现在又作为帝目公司中国总经理身份给国内的制造业提供先进装备,可以说对中国和德国的制造业都非常熟悉。在您看来,德国制造业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和德国制造业方面的差异主要有哪些?
许凌翔:帝目是德国一家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包括机械装备、医疗设备、光伏设备。之所以成功,第一:我们有几十年经验,这是时间造成的,这并不能说明一切,如你们应总在开场白说道:工业为什么工业?工业就是标准化、一致性、时间积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公司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始终在追求规则化、标准化、统一化、模块化,我们在三类产品的模块化都有详细的方法和原则,有低自动化的模块化平台,有中端自动化的模块化平台,还有一种高端自动化的模块化平台。模块化前提就是在机械设计、电器设计、软件设计中,你一定要清晰定义每一个接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才能避免出错,这个是在产品理念的规则化过程控制;
再一个,我们在公司项目运作过程中,包括设计、规划、实施、制造过程,我们也追求过程的规则化和流程化。设计工程师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有一个设计手册的约束,他不是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他的设计必须按照我们公司的规则执行。我们要追求可重复使用性,可重复使用性的目的就在于:第一:降低成本,第二:缩短交货期,第三:降低出错几率。同样的过程控制方法也用在电器设计方面,电器的接口、电柜、电柜里的继电器、线排布都有规则,都有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在客户维护、调试、安装过程中降低风险,提高作效率。同样的,在我们公司的管理、设计层面也具有流程统一性。
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十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德国企业在三十年前进入中国市场后,利润可以做的非常好,我们的时间可以做的比别人长,交货期说12个月就12个月,没有二话好说。今天客户跟我说:不行,我们的交货期必须在6个月。而我只能说可以,我问客户:为什么?他说:因为这是中国的制造业能做到的,这就是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十年里突飞猛进的一个成果,非常敬佩。
我们也跟本地的制造业打交道,在本地采购。那么我们在去企业验厂看到的,是他们引进大量的先进的德国、瑞士高精密加工中心,他都秀给我们看,然后他们也把样品给我们,我们也非常满意。可是问题就出在:后续。你送一个样品来,我们很满意,你再送十个样品来,我们还是很满意,等你第三次送货来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质量就出问题了。这就是内部流程管控的问题,你光是有个好的硬件不行,你还得有非常明确的、透明的、可追溯的过程控制,那这个过程控制除了人的管理之外,更需要的还得是IT的支持,应总,你现在做的这个工作就是把中国的制造业从一个手工作坊带到一个工业化层面的企管工具,一定会大有作为。思普软件能长期坚持为企业提供过程管理能力提升工具,是中国企业的骄傲。
主持人:刘总,您好,您是思普软件长期合作伙伴,您作为一家世界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于整个中集安瑞科的技术研发发展一定有您心中的宏伟蓝图,能否请您分享一下?
刘春峰:中集能源板块,一年大约100个亿的销售额。说跟思普软件从2000年开始合作,主要是在技术规划里面,很重要的是研发的IT系统,特别是研发中的IT系统里面用了各种各样的软件,把研发系统一致性,产品标准化、产品制造过程一致性,应总作为我们企业的高级IT顾问为技术研发规划做出巨大贡献。我们PLM系统基于思普的软件,思普软件开始启动移动互联的PLM平台,也是我们希望的方向。集团收购了十几个企业,首先从数据的标准化开始,再统一上思普软件的PLM系统就顺利了。南通中集每年都会做一次五年规划的修订,每次都会邀请思普公司参与,体现IT系统与业务系统的紧密联系。把思普的战略嵌入到南通中集的战略中来。
主持人:连长,您好,您是思普软件长期的合作伙伴,思普软件很多员工都将您称为连长,看来您是思普员工的师长和朋友,多年来,您一直亲眼目睹思普软件的成长。同时,您参观和比较过众多使用国外知名PLM的整车企业,而长安铃木却始终坚持以SIPM/PLM作为研发管理的平台,请您比较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实际效果和性价比?
连明源:当时选型的时候比较过国外很多的PLM系统,个人认为希望看到国内民族产业的发展,看到思普软件在行业的抱负,看到思普软件在IT行业创新的能力。经过十多年的合作,实际体现出来无论在方案的完整性以及和企业的需求的契合度方面,思普软件和其他国外的软件不相上下,这点我是有深切感受的,现在国内的软件可以赶超国外的一些传统应用软件的时机来了,前段时间我们用IBM的中间件搞协同管理来整合企业流程,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实际上它现在发展的这个速度,包括它在国内的传统行业铺开的速度是不符合中国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速度的,恰恰反过来,据我了解,包括应总他们的公司,以及我们重庆也有些公司,他们在学习了IBM的SOA理念,正在创造一个更灵活,更能适合制造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的平台,所以我个人觉得,到了现在这个年代,我们中国传统制造业SIPM代表了这个提供商,应该进入到快速弯道超车的这个时代,所以刚才应总的一番要把很多蛋糕切给自己民族工业的企业的话,然后要把自己就和国外大企业品牌进行竞争这一点,我觉得这一点本身就证明了我们国内的这个软件行业应该快速弯道超车的走向世界前列的时机到了。
主持人:唐总,您好,贵公司在使用SIPM/PLM之前,曾经使用过其他品牌的PLM,在进行PLM供应商更换的后,听说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项目管理的顺利运行,能否请您和我们共享一下您采取的哪些具体措施?最终效果如何?
唐学平:我们使用上SIPM/PLM是在2009/2010年左右,实际上我们走了不少弯路,我们最早的PLM是在05/06年,我们的选择是北京一家著名公司的产品。那时候,因为白雪电器主要是从事家电,家电行业比较复杂,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认为他们不能满足这么复杂的需求。后来我们从09/10年就请来了思普软件,上了SIPM/PLM。我们内部实行了一个就业人员配任制,配任制就是分十个级别,跟年薪工资挂钩,我们引进了PLM平台,就是要鼓励他们上平台,第一个是配任制条例里面的培训,培训就是新招进技术人员进行就业人员配任制培训,在平台里面进行设计,先进行二维设计,先培训再考试,考试通过之后就是资格人,资格人之后一到两年之间对他进行三维的培训,培训也是在这个平台里进行培训,培训以后也要考试,三维考试如果通过的话,明年就有机会升职,如果没过的话,就没有这个钱,你拿到这个钱就是你继续培训,继续补考。你什么时候合格,你就什么时候升职。这就是我在怎么鼓励设计人员用好这个平台的方法。在每年的年度考核、年度评估的时候,用我们配任制的手册,前面百分之二十的有升的机会,后面20%有降的机会,那么前面百分之二十里面升的机会就是看你在平台上一年做的设计。我们就是用这个制度来鼓励技术人员使用好这个平台。
主持人:管总,您好,江源与思普软件的合作可谓好事多磨,对很多客户来说是选型的问题,您如何看待先选择其他软件,后来选择思普软件?
管士昌:江源精密是一个老厂,从东北重工业基地转到青海,造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在苏州建立的是新厂。苏州江源的定位是走高端数控制造路线,因此在信息化也是走高端路线。开始在机械专业研究院的推荐下,选择了北京的一家PLM公司,2011年开始实施,走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不行了。用的三维设计是西门子,上传和下载图纸方面反映不行。当时是我敢于说出来,当时的软件确实不行,尽管他们底层开发人员来了三次,都没有成功。由于高层对我的工作比较支持,也正因为我个人比较感兴趣思普软件。我们就带着产品图纸,对思普和武汉的一家公司进行比较测试,最后在思普测试成功,并且能完全达到公司需求的,一些特别细节的技术确实是思普才能做到的,最后确定与思普合作。经过两年时间的合作,现在整个系统运行非常正常、稳定,在此对思普软件非常感谢。
主持人:通过以上几位专家的分享,让我们意识到研发管理的推进,首要问题是夯实过程管理的能力,通过质量体系的贯彻、IT工具的应用、适合平台化开发的产品数据模型的建立,实现产品平台、组织结构和流程的有机改善是我们提升过程管理的必然路径,思普软件在今天发布了2015-2019研发战略,确定了思普云解决方案的方向,下面有两个问题留给媒体朋友和客户朋友,一个可以问应总、一个客户问在座的专家。
E-works陈苗:大家好,我是E-WORKS公司的记者,我们看到思普公司年会规模越来越大,场面越来越富丽。在PLM领域,竞争非常激烈,从应总的角度,如何突出思普的优势?
应思红:我们认为:
一、抱着一个伟大的理想,我们的理想不是赚钱,而是看着企业越来越壮大,看着中国制造在我们的贡献下越来越壮大。我经常跟公司员工讲:人要行得正才能走得远。我们不会对一个单的得失看得太重。
二、我们必须专注,这么多年,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一直在做PLM,把所有的精力全部聚集在PLM上。我们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属于IT中的传统企业,没有诀窍,只有一直精耕细作。一个软件看得见功能比较是容易的,难以比较的是看不见的。是在座客户对我们支持,只有在你们的环境下,我们才能得以在上千个用户的环境下去运行,极大提升了我们产品对大容量并发的稳定支持;我们耗费了6年解决了不稳定网络状态下达容量文件的稳定传输问题,这些都是看不见的。
三、我们公司整个内部管理全部使用自己的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这在国内PLM领域应该是唯一的。我们产品的第一个用户是我们自己,公司的每一件事、每一分钱全部都会在我们内部的信息化系统里面得到追溯,我始终认为一个帮客户做信息化的公司必须要在企业内部全部信息化,才有资格去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信息化。
长安铃木张婷: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来自长安铃木,在技术部很多年,现在ERP部门。在项目管理中,从前端的项目立项开始,到中间各个过程管理,一直到财务预算方面,是否有完整的解决方案?
赵华峰:我们ERP是SAP,PLM是用SIPM/PLM,有个在天津的项目,用了SAP的部分项目管理的模块。ERP的项目管理模块解决了财务管理的问题,但不能解决从项目立项、设计等整个过程管理。通过做PLM了解到了思普的项目管理平台,开始是尝试与思普的合作,压力也比较大,经过一年的时间,基本上通过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就把公司整个业务链全部打通。我们在PLM的平台上构筑了我们自己全新的项目管理应用。从产品和技术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们就是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