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国汽朴津智能科技(安庆)有限公司简称朴津智能(朴者,见素抱朴之朴也;津者,龙跃云津之津也)。朴津智能是一家与众不同的智能移动机器人(AMR)公司,也是一家高科技创业公司。
2020年9月份成立,注册资本6000万元。总部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在合肥、北京、东京成立专业研究院。发起股东分别来自智能网联汽车、高算力芯片、系统软件与核心算法、智能语音、智慧城市及智慧工厂、高性能电池电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内外优秀企业,是朴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的重要支撑。
公司以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标准要求,系统构建朴津智能AMR参考架构及产品平台与系统模块,突破 AMR感知融合、决策控制、场景应用等 核心关键技术,满足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门店、智慧家庭、 智慧医疗等对智能移动机器人的需求。
一、项目目标
通过SIPM/PLM项目实施,达成以下目标:
² 建立适合企业的统一的数据组织管理模型,实现机电软一体化管理,将与产品有关的所有类型数据集中关联管理起来,实现数据的高效查询、共享,提升数据复用度;
² 根据业务流转的实际需求,严格规范的定义并执行工作流,打通跨部门的业务协同问题,借助工作流处理复杂工程变更,让变更从发起、执行、通知到追溯实现闭环;
² 以实施PLM为契机,梳理企业标准件、通用件,并逐步形成产品模块库,最终对产品可配置组件进行规则定义,进而支持订单快速选配设计,提升订单响应能力;
² 梳理各类项目流程,分类形成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多种模板,通过PLM实现IPD体系落地执行,在PLM平台计划、执行、跟踪整个项目进度,让工程师工作安排更清晰合理、让管理者对项目监控更透明,更好的辅助决策。
二、基于IPD产品研发体系的PLM系统架构
一、PLM系统架构
三、业务解决方案全景图
二、业务解决方案全景图
三、研发过程管理
1、项目管理
根据IPD产品研发体系建立产品开发、技术开发、技术预研、产品预研过程管理,将项目分类按产品开发项目、技术开发项目、计划预研项目和产品预研项目划分;对需求管理过程进行梳理并制定需求管理项目; 建立需求管理、技术预研和产品开发项目模板。
对IPD产品研发体系建立项目化管理过程;实现项目任务的矩阵化管理;根据研发过程规范计划的执行人、确认人、输入、输出及对应输出的有效性控制流程;PDT经理按项目组中的代表分解WBS计划,各代表可按PDT经理的计划进行二次分解,对应到具体的执行人,实现项目管理的矩阵式管理。
项目执行过程中对项目进度、执行情况监控,保证计划与执行的一致性,让管理者及时发现异常,准确决策;同时从多种角度监控员工工作负荷,任务完成情况,基于客观数据,更加直观,便于管理者合理的分配工作。
三、项目分类管理
四、项目模板
五、在研项目监控
六、在研项目成员任务监控
七、项目输出数据监控
2、任务管理
根据项目的策划由系统按计划对任务进行派发,直达执行人,通过任务输出关联文档模板达到对文件格式的把控,通过任务确认过程确保任务输出的完整性;通过签审流程确保输出内容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八、计划派发任务管理
四、产品设计管理
1、产品设计管理过程
系统以产品为源头,按机电软一体化管理的业务需求梳理产品数据管理的总体业务流程,并建立对应的产品数据管理架构。
九、基本型产品设计过程
2、产品分类管理
按产品类型建立分类目录,对产品分类进行管理。
3、零部件分类管理
根据产品研发管理的设计需求,按产品类型对对应的零部件进行模块细分,按设计类型分为专用、通用及标准件,并通过系统零部件分类固化,建立对应的零部件库。
4、BOM管理
按机电软一体化管理的业务需求构建系统的BOM管理,BOM作为纽带形成包括零部件、二维图档、三维图档、技术文件、原理图、PCB图及软件文档等设计数据的有机体;以系统内BOM作为源头,输出下游部门需要的BOM报表,指导下游采购、生产等,从而避免研发反复维护下游业务需要的数据,提升数据的正确性及及时性。
十二、产品BOM数据
5、电子管理
硬件开发的原理图、PCB图纳入系统管理,并关联对应的PCBA控制板的零部件;系统中建立元器件的原理图、模块库,将开发过程中的原理图、模块库集中纳入系统管理。
十三、电子管理流程
6、软件管理
应用层软件统一纳入系统软件产品进行管理;针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模块、需求规格书、设计规格书、测试规格书等软件开发过程的文档统一纳入系统管理;软件发布后将发布的程序及发布文档纳入系统管理,并管理对应发布软件的的版本;嵌入式软件建立编码管理规则,纳入对应的BOM进行管控,且嵌入式软件对应的可执行代码程序直接与对应的物料编码关联并管控对应的版本。
十四、电子管理流程
五、问题管理
1、问题管理过程
PLM系统建立问题管理解决方案,按问题管理的规范进行问题闭环管理;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及方案,分配问题的处理任务,指定相关人员进行处理;问题负责人可以提前问题关闭,还可以在系统中设定问题关闭的约束条件;问题的描述信息,根据企业的问题管理业务需要,定义问题描述的相关信息,有描述问题的图片、视频、文档等相关信息,可以作为问题附件进行上传关联管理;系统对问题按不同维度建立报表视图,为管理者提供数据; 对问题统计按不同的统计维度建立图表,实时呈现出不同类型问题的处理状态;输出EXCEL统计报表;问题库的利用:作为员工培训案例;使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能接触和使用问题库信息;问题库作为企业知识经验的传承。
十五、问题管理流程
2、问题的属性维护
根据问题管理的业务需求建立对应的问题库属性管理,通过问题管理流程实现问题属性完整性管理。
十六、问题库描述内容
3、问题看板管理
根据问题管理的不同维度建立系统的问题管理看板,同时根据问题的严重度设定问题的处理周期,对延期未处理的问题实现逐级上报的管理机制;为问题及时有效的处理提供管理决策依据。
十七、问题管理流程
六、变更管理
建立企业级ECR/ECN变更管理流程,统一由变更发起人发起变更单的申请,研发中心总布置确认是否需要展开变更,各业务部门讨论变更影响范围,最后全体通过后,流程完成后会发送消息给参与流程中的人员,通过流程将变更内容流转到变更人员手中,进行下一步与产品关联的技术文件的变更。
建立变更管理模型,实现变更请求、变更申请、变更验证、变更通知、变更关闭的闭环管理。
十九、变更管理系统模型
通过变更管理控制,实现研发过程及产品数据的变更过程管理并实时追溯。
二十、变更数据的追溯
七、知识库管理
通过对企业的知识体系梳理,建立企业级的知识管理架构,实现对产品研发管理涉及的相关知识集中管理,实现知识的共享及传承。
二十一、变更数据的追溯
八、总结
朴津智能通过本次PLM成功的实施:
1、将IPD产品研发体系梳理并以项目模板的形式固化到PLM落地,实现开发过程的项目化管理。价值实现流程:IPD袖珍流程卡,面向评审点,对全流程提供快速浏览,体现阶段和主要任务。业务实现流程:面向阶段,指导PDT对研发及项目的管理,体现所有任务,描述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领域实现流程:支持流程,面向对象,指导各职能部门具体开发工作,实现研发管理的协同;
2、通过PLM系统的产品设计管理方案的实施,实现了朴津智能机电软一体化管理,实现所有的图文档线上签审,提升了签审效率。即满足了企业质量控制要点,又满足了外审要求;同时图文档的版本唯一性管理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
3、通过问题管理的实施落地,规范了问题发起、问题分类、问题分析处理、问题关闭的全过程管理,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研发的质量及客户的满意度;
4、工程变更在PLM系统中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有的变更均形成变更履历进行记载,实现了工程变更的可追溯性;
5、通过PLM系统的实施,为产品研发打造管理平台,为提升产品研发质量及效率夯实了基础。